特朗普关税或引爆“新尼克松冲击”
录入编辑:admin | 发布时间:2025-04-14特朗普关税政策的长期金融后果会是什么?我们可能正处于90天的暂停期,但这个问题依然紧迫。回顾1971年理查德·尼克松的经历,或许能帮助投资者理解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
近期事件确实与“尼克松冲击”(Nixon shock)有某些相似特征——当时这位总统让美元脱离金本位、实施10%进口关税并推出临时价格管制。
这种制度脱锚导致了全球经济动荡和不确定时期。它不仅造成商业信心丧失,还引发了滞胀。GMI官网尼克松的价格和工资管制适得其反,引发产品短缺并助长了工资-物价螺旋上升。这整个事件是70年代大通胀的关键推手。
与特朗普关税类似,尼克松关税的推出是为了胁迫各国改变贸易条款以帮助减少美国贸易逆差。他最担心的是日本和德国。
“总统先生,我的理念是:所有的外国人都想搞垮我们,而我们的工作就是先搞垮他们。”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John Connally)曾对他说。
在当今高度金融化的世界里,我们已经看到债券市场能更快地迫使政客采取行动。1971年尼克松用了四个月时间才通过《史密森协定》(Smithsonian Agreement)取消关税。但那次冲击已足以催化金融领域的巨变,催生了押注利率走向和对冲货币风险的新工具,包括外汇期货和期权。
银行系统的滞胀之痛促使金融行为和金融监管发生巨大变化。投资者将资产配置转向黄金和实物资产,以实现保值。同时企业和储户越来越多地将业务从银行转向债市。银行贷款占经济总借款比例自此持续下降。简言之,现代金融体系形成于1970年代初。
当前担心关税的非美国国家也有相似处境。1971年美国对其最亲密盟友的待遇同样拙劣。尽管加拿大货币已自由浮动,尼克松仍对其加征关税。正如今天的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加拿大人没有退缩,最终关税被取消。情况本可能更糟:康纳利曾想废除美加汽车及零部件长期协议。但据保罗·沃尔克回忆录记载,他巧妙地鼓动一位国务院官员撕掉了每份关于此事的新闻稿的最后一页,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最终,稳定与盟友国际关系的需要成为撤销关税的关键砝码。时任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越来越担心长期对峙对盟国关系的破坏性影响”。
尼克松还向美联储施压要求扩张性货币政策来抵消冲击。其演讲稿撰写人威廉·萨菲尔(William Safire)记录政府如何通过持续匿名泄密向美联储主席亚瑟·伯恩斯施压,包括提出扩大美联储规模以便尼克松能安插支持者。
最终,尼克松四个月的关税或许促进了美元重估,但未达预期目标,对进口影响微乎其微。然而,其经济冲击波回荡了数十年。甚至欧元的诞生都源于此。数字欧元或更深入的欧洲资本市场会是下一个吗?尚不清楚,但历史表明这次新冲击的影响将持续数年。